chatabi のすべての投稿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七篇 泰国北部 原国民党华人制茶(2)观光茶园和泰国的变化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七篇 泰国北部 原国民党华人制茶(2)观光茶园和泰国的变化

    美斯乐是一座华人聚居的城镇,但阿卡族(东南亚对哈尼族的称呼)和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主要以采茶、制茶为生。在一片分布在缓坡上的茶田中,三名采茶女一边唱着动听的歌曲一边采摘茶叶。一曲终了她们开始大声聊天。遗憾的是她们只会用汉语说“我不会说汉语哦”,之后又朗声大笑。

Exif_JPEG_PICTURE

    采茶是件辛苦活儿。采茶人通常用歌唱,大声谈笑的方式来缓解疲劳,昔日的日本也曾有这种场景。听说现在愿意做这种辛苦活儿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城市谋生了,所以这里的劳务费也随之上涨。手工采茶的未来发展恐怕也会越来越艰难。

    我在位于美斯乐村边的广场上偶遇了一次以茶为主题的村办活动。阿卡族和傈僳族男女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这种场景在印度大吉岭和缅甸掸邦也似曾相识,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广袤土地之间的联系。

    农历新年时,我曾路过阿卡族居住的小村庄。不经意间发现他们正在打年糕,忍不住下车一探究竟。女人们正在将刚打好的年糕整理成圆饼,俨然一幅日本正月做年糕的场景。这让我想起外婆曾一边递给我刚做好的年糕一边说:“很好吃哦,快吃吧!”刚打好的年糕有丝丝清甜,软糯美味。

    孩子们在周围快乐地玩耍。原来新年的脚步竟也走到了这小山村中,一派浓浓的节日气氛。这里的人们似乎也会放风筝抽陀螺,风俗和日本极其相似。这不就是日本的过年场景吗?从前我在缅甸掸邦也曾遇到过很多日本的原始风景和与日本相似的饮食习惯。没想到这里也保留了和掸邦类似的风俗。我在缅甸时,经常被人说是“缅甸人转世”,看到这里的茶田之所以能让我心情平静,不仅仅是因为茶田的美,或许更因为这是我内心深处的原始风景,触景生情不禁泪湿眼眶。

    我还走访了和上期介绍过的李泰增先生经营的增福茶园齐名的茶界实力派——芙蓉宫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都在清莱机场开设了门店,且非常知名。接待我的人叫伍昌玉,虽然年轻汉语却很流畅。芙蓉宫店铺的卖点是可以眺望茶田。午饭餐桌上摆满了猪蹄等当地特产和新鲜蔬菜等美食。当然也可以在这里买茶,公司正在向最近流行的观光茶园发展。

   伍女士的父亲伍国荣董事长也是国民党士兵,他是最早在美斯乐创建茶园的人。看其外表像是农民,观念却很新潮,美斯乐的象征——以硕大茶壶为造型的纪念雕塑就是由他们公司建造的。望着坐落在店铺旁边斜坡上的茶园,伍先生无限感怀地对我说:“我是在30年前开垦这片土地开始种植茶树的。”而且,30年过去了,他仍在继续开垦这片土地,准备种植新的茶树,令我由衷敬佩。这种不屈的精神,或许是年轻时在军队养成的吧。

    顺便推荐一下,要想了解美斯乐和国民党的历史,可以去泰北义民文史馆参观。那里展示了云南四川的原国民党军队是怎样流落到此地,并归顺泰国的历史,看后很有收获。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但因为和茶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如果对茶业历史感兴趣,建议一定要学习一下。

    然而,无一例外,美斯乐的茶界也面临制茶成本上涨的苦恼。如前文所述,陡坡上的采茶工作由少数民族承担,尽管劳务费和中国等地相比较为低廉,但最近一段时间,也曾有过一年上涨50%的情况,人工费和人手不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泰增先生说:“成本上涨是亚洲各国面临的共通课题。如何生产出高品质茶叶,扩大销路才是生存的关键。”他曾亲自到全世界举办的各种茶叶论坛上发表演讲,宣传泰国茶叶的优点。最近,开始致力于生产有机茶,甚至获得了欧盟的有机认证大受好评。只不过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经营情况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李先生还有一个期待,那就是泰国人的观念变化。之前介绍过,人们一直以为泰国人不喝茶,然而近来随着养生热潮的兴起,泰国人也开始关注茶叶的功效。至少到美斯乐旅游的泰国人在增加,在渴望“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茶叶似乎也正在成为适合他们的饮品。

Exif_JPEG_PICTURE

    如果消费能力日益提升的泰国中产阶级能够认识到茶叶的好处,继续饮茶,这对泰国的制茶产业而言将是无与伦比的幸事。而看到怕冷的泰国人在凉爽的美斯乐裹着羽绒服支起帐篷,享受露营之趣的身影,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图片说明

  1. 少数民族采茶
  2. 阿卡族打年糕
  3. 茶的纪念雕塑
  4. 芙蓉宫的午餐
  5. 泰北义民文史馆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六篇 泰国北部 原国民党华人制茶(1)美斯乐和国民党的历史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六篇 泰国北部 原国民党华人制茶(1)美斯乐和国民党的历史

    15年前,如果我问:“泰国有茶田吗?”曼谷人几乎没人能答上来。可以说,泰国和茶叶的关系就是如此疏远。当我从一位消息人士那里听说“泰国北部的山中有茶田”时,非常惊讶,并立即前往。从清莱郊外乘坐泰国公共交通工具双排车,用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一个名叫美斯乐的小镇。

    美斯乐位于海拔1300米的山间,风光秀丽。在泰国,这里属于气候凉爽的避暑胜地,还是著名的赏樱景点。我到当地首先感到惊讶的,是所到之处都能看到用汉字和泰语双语标识的招牌。而且,这里的居民华人众多,虽然地处泰国,却是罕见通用汉语的小镇(对于不懂泰语的笔者来说非常方便)。为何此地有如此多的华人。后来我才得知,那是因为国共内战时战败的国民党军队和其家属移居至泰国北部村庄的缘故,而美斯乐就是这些村庄中的一个。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中国大陆发生了国共内战,最终毛泽东率领的共产党取得胜利,溃败的蒋介石率领的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然而,并非中国大陆所有的国民党军队都去了台湾。云南和四川等地西部国民党军和其家人不得已逃亡缅甸。上世纪60年代,缅甸也发生了革命,于是他们又逃到了泰国北部的山中。我从美斯乐当地居民口中得知,逃亡过程中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70年代蒋介石在台湾去世后,美斯乐的国民党人转变意志,下决心在此定居。渐渐地为了让自己融入泰国,开始积极争取泰国国籍。如今,当地华人已经能够自如使用泰语和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并在定居之后,主营旅游业和制茶业。

    1974年,段希文将军受到泰国国王接见,当时其部下一位名叫雷雨田的将军提出“将旅游业和制茶业作为美斯乐主要产业”的方针。这堪称国民党军定居泰国的信号。他们开始兴建美斯乐休闲旅馆并投入运营。当时,在雷将军手下担任旅馆经理的是李泰增。

    李泰增后来又自己开了旅馆,美斯乐度假村自此诞生。然而,最初并没有很轻松地招揽到顾客,好像只有少量台湾游客觉得稀罕来到这里。如今的繁荣是此后30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其夫人杨明菊女士,1984年从故乡缅甸北部掸邦首府腊戌赴台湾工作途中,在亲戚所在的美斯乐落脚,就这样和李先生相识并结婚,夫妻二人同甘共苦创建了度假村。现在度假村依山建了60间客房,在客房中可眺望茶田。从曼谷来看,清莱已经算是十分凉爽宜人,但如果来到美斯乐,才真正能够享受避暑之趣。

    度假村建筑物正面装饰着一张女军人的照片。这是李先生的母亲梅景女士。梅景女士出生于云南,毕业于国民党兴建的黄埔军校,曾是一名干部,其夫也和雷将军在同一部队任职。事实上,他们家族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见证者。

    美斯乐小镇理所当然受到了来自台湾的各种支援。特别是制茶方面,90年代就曾引进台湾的茶树、栽培技术和制茶机器等,一直使用和台湾同样的制茶工艺生产乌龙茶。虽然当初经历过战乱,但由于气候土壤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在李先生的茶叶加工厂,聘请了来自福建安溪的制茶师,几年来,制茶水平突飞猛进。

    这里生产出的很多茶叶当初都被出口反哺台湾。彼时,台湾正好流行饮用高山茶,因供给不足,就开始在越南、印尼和美斯乐等地生产高山乌龙茶,由此同时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只不过,美斯乐的茶叶没有台湾高山茶那么有名,最初划分等级时被用作供给西餐厅等地的廉价茶,之后才和台湾高山茶混售。李先生也曾考虑过将茶叶出口到台湾以外的地区,如面向欧美、中东推广,到底还是因为知名度不高,依然不被认可。

Exif_JPEG_PICTURE

    近10年来,在中国国内,台湾茶掀起饮用热潮。着眼于此,李先生觉得应该普及和台湾茶制法相同的美斯乐茶,便尝试直接向大陆推销,然而没有取得太大成效。于是,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当获得有机认证出口欧盟时,没想到竟被高价收购,终于成功问世。最近,随着泰国人收入增加,开始重视健康,美斯乐茶在泰国品牌中的认知度也随之提升,销售市场未来可期。

图片说明

  1. 从美斯乐度假村眺望到的风景
  2. 美斯乐休闲旅馆
  3. 李泰增夫妇(左)
  4. 从台湾运来的制茶机器
  5. 段希文将军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五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3)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五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3)

    大约3年前,我参加了在清莱皇太后大学举行的茶叶论坛。当时,一位意大利嘉宾的发言吸引了听众的目光,他正在对一款使用泰国传统食物腌茶(Miang)制作的名叫Kombucha的健康饮料进行说明。我们日本人很容易从该发音联想到昆布(海带),实际上汉字写作康普茶。

    上一篇我曾介绍过泰国腌茶,这是盛产于泰国北部的一种发酵茶。原本由山区少数民族制造,起源据说是缅甸的腌茶Lepet-so。我也听说200多年前,泰国人曾出于商业目的移居山区栽种茶树,但其历史没有定论。

    泰国的腌茶和缅甸的腌茶做法大致相同,在日本人看来就是茶叶的腌制品。Lepet-so作为餐后零食或茶点,大多会拌上小虾或者芝麻食用,Miang又称嚼食茶,很多人都像吃口香糖一样嚼完之后吐掉。由于其不仅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所含咖啡因还有提神作用,所以似乎也被用作劳动时补充体力。但如今产量锐减。

    清迈一家名为Tea Gallery的公司使用从Miang中提取的精华制作康普茶。和传统茶庄不同,该公司位于远离闹市区的寂静住宅区一角,外观看上去像时髦的咖啡厅,其研发部门简直就像是研究所(实验室)。在这里可以直接品尝Miang,还能品尝到低酸度的冰康普茶。

    在红茶做的华夫饼干上涂抹用Miang特制的果酱,也相当美味。公司里还有用Miang制作的无酒精冰啤等,可以看出研发团队在不断拓展Miang的应用领域,已经将其从作为饮品的茶发展成为食品。公司经营者马惠娟强调:“泰国人基本不喝茶,所以为了吸引泰国人关注,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马女士的父亲马慈荣(1917~2009年)和上一篇介绍的天元茶行的纳女士是同乡,都是云南人。让我意外的是他也是回族,和纳家还有亲戚关系。世界真的好小啊!只不过马慧娟女士的母亲是泰国人(娘家开中药房),头上没有戴穆斯林头巾,所以乍看上去不知道她是回族。

    马家从其姓氏可知,曾经是云南回族最引以为豪的物流担当——马帮的成员。所以,茶行的标志是一匹马。在来往于云南和泰国北部等地的上世纪40年代前后,慈荣先生从云南迁居至清迈。或许他是因为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而早早做了打算。上世纪50年代,慈荣先生开始在清迈郊外生产茶叶。当时的品牌名称在泰语中是普通的意思,是一种类似粗茶的绿茶。

    我询问马女士,为何慈荣先生会从事制茶,她说:“实际上二战以前,父亲曾是国民党的士兵,受蒋介石指令,去了思茅(今云南普洱市),并学习了制茶。”当时,包括普洱茶在内的茶叶,属于战略物资,也是资本来源,由此可以理解国民党为何如此重视茶叶。听说云南和泰国北部生产的茶叶在战争年代也曾卖给日本军人。这意味着,不仅茶叶生产跨越了国界,还实现了跨国流通。

    1971年,马家在清迈开设了茶行,将自制茶叶批发给曼谷唐人街耀华力路上的茶庄。谈话间,马女士先后提到了我此前介绍过的王有记、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的名字,让我很是吃惊,或许只要生意有了一定规模,彼此交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时,中国正值文革时期,国产茶叶出口减少,因此,作为替代品,茶行就开始供应泰国茶叶。同期在清迈和曼谷,也开始生产普洱茶,所以,在思茅学习了制茶工艺的马家也参与其中。

    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低价的中国茶开始大量上市,泰国产茶叶的销售势头逐渐衰退。2000年前后,接手家业的惠娟女士改变经营思路,先是经营针对女性的药茶等,之后又注意到Miang的健康功效,开始投入到康普茶的生产中。

    茶行深入研究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康普茶,2015年正式上市时,已经在美国等地小有名气,于是,健康意识较强的欧美人兴致勃勃地前来光顾。与此同时,收入显著增高的泰国中间阶层人士,也开始萌芽健康意识,康普茶越来越受关注。后来,茶行得到前文提到的来自意大利的Jacopo博士等人的协助,开启了可持续的研发合作。Tea Gallery公司的发展历程,让人感受到了泰国茶叶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今后其必将备受瞩目。

图片说明

  1. 位于清迈的Tea Gallery公司
  2. 马家合影
  3. 泰国腌茶Miang
  4. 用Miang制作的果酱
  5. 马惠娟女士和Jacopo博士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四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2)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四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2)

    身为云南回族,迁居到泰国的纳先生之子纳广胜(1954年生)为了维持生计,12岁便到附近山中的老茶树上采茶,卖给茶叶工厂。为了摘得优质茶叶,他比所有人都起得早,其采摘的茶叶也因此受到工厂方面的好评。纳广胜上学时需要徒步翻山,一直走到美斯乐。当时,他遇到了从缅甸逃难而来的国民党军队,受到司令官段将军的赏识,备受疼爱。

    据说泰国政府曾经提出支援边境政策,当时许多农民想要农作物种苗,而年仅10岁的纳广胜,却以“没有道路就没有办法运输农作物”为由提出希望修路,并且在他人每天只能运送一次茶叶的情况下,他却早起一天运送3次,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勤劳与优秀。

    25岁时,纳广胜和几个人合伙买下了茶树山,生产绿茶,运输到塔通(走水路可以到清莱)。这是一段没有公路的山路,只能用马来运输茶叶。彼时,他和同为云南回族的女孩结婚,茶叶生意一帆风顺。后来又买下了其他茶树山增加产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泰国产茶叶需求减少,他们迎来了转机。90年代,美斯乐等地受到台湾援助,开始生产乌龙茶,纳广胜等人也借机学习乌龙茶的制造技术,并投入生产。

    1997年,纳广胜决定在现在茶园的位置种植茶树。尽管这里环境优越,但因原本是芒果园,所以当地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会产出好茶。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再加上去台湾和越南考察过,纳广胜确信在洼地(海拔400米)也能出产优质茶叶,于是购买了2英亩土地,2001年开始正式投产。茶叶增产后,附近的农民纷纷和其洽谈土地出售事宜,不知不觉间收购的茶田已扩大到100英亩。一直到2009年去世,纳广胜一直在制茶。

    纳广胜的女儿纳顺安先是在清莱皇家大学读书,后又获得清莱皇太后大学的MBA。父亲去世后,她继承家业,虽然身为女性却勇担社长职务。其穆斯林装扮的妹妹从美国留学归来后也给她当帮手,从女性的独特视角,致力开拓草本茶等新业务。现在,她们在清莱市内开了两家气派的茶庄,面向游客出售茶叶,努力普及清莱茶。

    从前,纳家的出口基本是面向台湾,现在更多的是以有机茶为主出口到欧洲和美国,并向中国出口低价的茶饮原料。在泰国国内,由于近年来茶叶需求也曾有所增加,于是就不再向台湾出口。从将茶叶贸易渐渐扩展到全世界的纳女士身上,充分显现出回族人的品格,引人探究。

    那么上一篇中纳女士提到的“云南回族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到底又是怎样一段历史呢?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时候,其盟友中有汪古族,据说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成吉思汗的帝国。

    汪古族信仰景教。元代时,景教在国家的庇护下曾一度兴盛。然而,到了忽必烈时代,很多人开始从信仰景教转到信奉天主教。进入明代,当政者一变,景教徒便开始遭受迫害,为了生存融入回教之中。

    如果此说法准确,那么曾和成吉思汗(子孙)联姻的景教徒,融入回教徒之中迁居云南的推断就较为合理。并且,也就很容易理解,云南回族中马姓居多并非出于对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崇敬,而是因为景教徒多姓马尔。不过这和茶叶的历史相去较远,我的考察也就到此为止。

    再说点儿题外话。我对泰国的腌茶Mien也很感兴趣。明明在缅甸被称作Lepet-so,为何在泰国叫做Mien呢。据说在缅甸最开始生产茶叶的是德昂族。德昂语中将茶称作Mijam,这个发音不禁让人联想到Mien。

    Mijam是喉结的意思,但似乎语源是“猎人从统治者手中,从鸟的喉咙中获得了茶种”。在全世界的语言中,通常表示茶的词只有两类——“Cha”或“Tea”。而此地的表述和二者都不相关,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Mien在泰国也称作嚼食茶,原本和Lepet-so的制作方法相同,可从名称上来看却没有丝毫关联。有种说法认为,这一读音来自汉语的“茗”,由此看来,泰国的腌茶,和德昂族的Mijam一起从中国传入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与茶叶传播相关的瑶族就自称Mien,这也引起我的巨大关注,我认为有必对当地和茶叶起源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调研。

图片说明

  1. 天元茶行的茶田
  2. 天元茶行的茶叶
  3. 清莱市内的店铺
  4. 与景教相关的书籍
  5. 泰国的腌茶 由泰国瑶族(勉)制造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三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1)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三篇 泰国北部 云南回族制茶(1)

    大约3年前,我曾和静冈的茶叶专家一起到访过位于泰国北部清莱郊外的茶园。当时接待我们的女老板身着穆斯林服饰,戴着头巾,但汉语非常流畅,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我因为迫切想要了解她的家族史而再次到访清莱,没想到就此揭开了一段宏大历史,令我震惊不已。

    清莱位于泰国最北端,昔日曾因是交通要塞而繁荣。除了佛教寺院,这里还有大型伊斯兰教清真寺,以及基督教的教会,多民族混居的状况一目了然。如果到访山岳民族博物馆,会了解到克伦族、拉祜族以及与茶渊源很深的瑶族、阿卡族(东南亚对哈尼族的称呼)等众多少数民族在此聚居,真可谓是民族大熔炉。

    我们到访的是位于清莱郊外一个叫做湄佬的幽静村庄。一到那里,眼前忽然出现一片茶田,之后就看到了制茶厂。天元茶行的老板,戴着穆斯林头巾的纳顺安女士满面笑容地迎接我们。虽然一眼看上去就能知道纳女士是伊斯兰教信徒,但她的祖上其实是从中国云南迁居而来的回族。

    纳女士的祖父出身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今天的玉溪市通海县纳古镇。正如村名中有“纳”字一样,这里原本是回族纳家居住的村子,如今也有很多回族在此生活。纳女士还告诉我们一个惊天秘密:“居住在这里的回族被称作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据说“成吉思汗的后人当年曾定居云南,后成为回族。”并且,如今也有他的后人生活在云南。

    云南回族有马姓或纳姓等姓氏。云南回族中较为著名的是马帮,即当年走遍中国和亚洲从事运输的商贸团队。据说近代,云南到东南亚的运输业也是由回族垄断。运送的物资有丝绸、纸张、器皿、工具和鸦片等,当然也包括茶叶。

    为何云南回族习惯与马相伴,此前我曾疑惑不解,但从其是蒙古人的后代来说,就豁然开朗了。成吉思汗的后代广泛分布在中亚和亚洲西南部,所以,从云南到泰国北部,再到缅甸北部都有其后人也就不足为奇。

    据调查,纳家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元代,忽必烈平定云南时,西域回族也曾参战,后移居云南,由此开启纳家历史。元代,蒙古帝国的许多行政官员也都是穆斯林。其中,才华横溢的赛典赤·赡思丁在统治云南并征收税金的同时,也致力于云南的开发。他的事业后来被其子纳速拉丁继承,据说纳家就是纳速拉丁的后代(或许纳速拉丁的纳成了姓氏),所以,他们很可能和成吉思汗或忽必烈有姻亲关系。

    迁居云南的回族开垦农地,发挥了屯田兵的作用。他们的生活虽以农业为主,但也会使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制作金属制品,运送到远方销售。纳家居住的纳古镇擅长传统的五金制造技术,曾因涌现出许多工匠而闻名,他们的产品也曾被马帮运送过吧。

    关于赡思丁和茶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他在云南视察时,中暑晕倒,一位回族老人用热水泡了一碗放了茶叶、葡萄干和菊花的水,盖上盖子放在他床头。赡思丁苏醒后将其饮下,身体立即康复。由此,盖碗茶流行开来。有人说,其子纳速拉丁后来到过宁夏和陕西等地,使得盖碗茶名扬天下。

    此外,有记载称明朝永乐年间,曾经远航至阿拉伯的航海家郑和也是纳速拉丁的后代,这同样让我倍感意外。郑和是有名的宦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云南回族出身。时至明代,他为何受到永乐帝重用,这其中的原委和云南回族的关系很耐人寻味,我决定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关于茶,有说明称,在长途海上生活中,之所以很少生病,就是因为饮用了回族的八宝茶。

Exif_JPEG_PICTURE
Exif_JPEG_PICTURE

  顺便说一下,清莱市内有一个大清真寺,现在也由云南穆斯林掌管,而且掌管者竟然是郑和的后代,由此看来上面的传说还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这件逸闻甚至让我感受到了清莱的重要地位。

    纳女士的祖父,在二战前的1935年,和在腾冲市经营茶叶生意的一位老板千金结婚。腾冲也有很多回族居住,或许这位千金也是回族。据说,二人都是在昆明上过学的知识分子, 后来纳女士的祖父住在妻子老家学习制茶。抗日战争开始后,二人从云南一路步行到缅甸,又好不容易走到泰国边境,然而,在那里丢失了盘缠,后从大其力走到泰国山间的茶馆,在那里开了一家小餐厅和杂货铺维持生计,生活很是艰辛。

图片说明

  1. 清莱 清真寺
  2. 清莱 山岳民族博物馆
  3. 天元茶行 纳顺安社长(左)和妹妹
  4. 新疆 回族的现代风格茶馆
  5. 茶馆里的小吃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二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二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

我以为探寻建峰茶行的过程会很波折。然而,在附近一打听得知,大约5年前,“的确有一家中国料理店”从这里搬走,我们根据店名找到了店铺的联系方式,拨打了电话。于是得知,这家餐厅的前身正是建峰茶行。

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我找到了这家距离唐人街有相当一段距离,位于湄南河沿岸的高级港式餐厅,沐浴着傍晚时分的河风,我品尝了正宗的粤菜。女老板带我们来到前厅,“建峰茶行”的招牌和印有其字样的包装茶叶赫然映入眼帘。

建峰茶行的历史宛若一部小说。清末民初,安溪出身的厦门大茶商林奇苑之女,赴上海求学。在上海戏剧性地邂逅了一位泰国军人,坠入爱河并远嫁曼谷。因为牵挂女儿,林奇苑在曼谷开了建峰茶行,还派了一位总管并带去大量茶叶,据说是因为女儿的老公是军人,经常不在家,有了茶行可以陪伴女儿。

这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实际上对林奇苑而言,女儿的远嫁也是自家生意向曼谷拓展的难得契机,由于当时国内处于战争一触即发的混乱时期,将女儿嫁到泰国可能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不管怎么说,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因为是厦门大茶商在曼谷开的店,生意自然很红火。

我很想了解林奇苑这位大茶商的经历,于是拜访了好几位厦门专家,然而还是没能了解到细节。只听说19世纪60年代,一位安溪出身,和武夷山也有些渊源的名叫林心博的人开始创业,之后在漳州、泉州、厦门等地开设分店,主营武夷水仙茶。鸦片战争之后,各地纷纷开设港口,欧美茶商等大量收购茶叶,由此很多安溪人开办茶行,林家也算是茶业界的先驱了。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林家已经在厦门港口附近的水仙路上拥有了规模很大的店铺,但之后因为国有化而销声匿迹,子孙也都转行,其历史就这样被湮没了。在香港上环,现在仍有一家名为林奇苑的茶庄,然而,这是潮州人1955年开办的,和厦门毫无关系。

很遗憾,无从得知建峰茶行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史。女老板(远嫁泰国那位女士的女儿)好像也不了解,但她提到“开集友茶行的老板是我亲戚,他应该很了解”,于是我去拜访了她介绍的王国星先生。

集友茶行是王国星先生的父亲王清时于1940年在曼谷创办的,王清时是安溪西坪尧阳茶农出身,因为茶叶生意而来往于安溪和泰国之间。王国星先生的祖母也是林奇苑的女儿,而且是那位嫁到泰国经营建峰茶行的女士的姐姐。他给我看了1948年拍摄的家族照。

王清时把老家生产的安溪茶带到曼谷推销,当时的据点就是建峰茶行。之后才开了自己的店。通过大茶商林奇苑而有了亲戚关系的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堪称曼谷茶业界草创期的老字号茶庄,但当时的泰国国力衰弱,只能进口便宜的茶叶(如安溪色种茶等)。

据说,集友茶行和香港的老字号尧阳茶行也是亲戚关系,或许可以说集友茶行正是福建茶业界的主流店铺。尧阳茶行上世纪30年代从厦门迁至香港,如今的厦门开元路上仍保留着其当年建筑,尧阳茶行是拥有茶叶出口基地的大规模茶行,今天仍在香港经营茶叶生意。

集友茶行的业务走上正轨的时候,中国迎来了国有化浪潮,茶源变得紧俏,于是集友茶行开始进口并销售价格低廉的台湾包种茶。然而,此时泰国又掀起排斥华人的运动,本土化的加剧,让中国茶没有了市场。集友茶行只好想出一个无奈举措,也算是一条消耗多余茶叶的路径,即开始生产普洱茶熟茶,第二代掌柜王国星告诉我,店里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保存普洱茶的。

到了80年代,泰国政府限制进口,王家又开始在泰国北部生产乌龙茶等,许多茶庄都开始将业务向销售泰国茶倾斜。此时,耀华力路上的茶庄逐渐消失。其中,只有集友茶行还在执着销售中国茶,由于他们不碰走私茶,而是只销售农药检测合格的茶叶,因此获得老顾客的信任,生意得以为继。这源自其父王清时对中国深深的眷恋,如今老人100岁了,也没有加入泰国国籍,持有的还是中国护照。

我向二代掌柜王国星询问用建峰茶行信纸写信的王文述的情况,他很怀念似的说:“确实有这个人。他不是茶商,而是制茶师。不过,很久以前就去世了。有三个儿子,但谁也没有从事茶叶生意。”调查终于明了,而建峰茶行历史的探索之旅也终于在此画上句号。

图片说明

  1. 在建峰茶行的招牌前合影
  2. 建峰茶行的包装
  3. 集友茶行的传统功夫茶
  4. 厦门林奇苑的家族合影
  5. 集友茶行的老板王国星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一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王有记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一篇 泰国曼谷的建峰茶行和王有记

 此前,我先后走访了缅甸、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茶商。因为还剩下东南亚华人众多的实力派国家泰国,此番我决定探访泰国。只不过,泰国华人的本土化倾向也比较严重,即便去唐人街耀华力路,不仅普通话行不通,也几乎看不到喝茶的华人。年轻人和泰国人没什么两样,喜欢喝可乐等凉甜饮料,中国茶似乎无人问津。

 和在荷兰殖民统治下,华人生活艰辛的印尼不同,据说,泰国的王室和华人走得很近。18世纪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吞武里大帝郑信是潮州人,现在掌控曼谷王朝的也是潮州人。历代国王的王妃以及侧室,据说都是华人的女儿担当。关于耀华力路的土地,有这样一种说法:“不能在皇家授予的土地上做买卖。”曼谷华人中潮州人和客家人占了8成。这一结构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截然不同,或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

 我到访福建安溪西坪的时候,朋友邀请我说“去看看本山发祥地吧”。本山,如今已经看不到了,是茶树品种之一,2000年以前,和铁观音、黄金桂、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其发祥地叫“月塞”,因为位于一个宛若被城墙包围的要塞一样的小村落里而得名,经营民宿的当地居民正在尝试让本山复活。

 这家民宿的墙壁上贴着陈旧的信件和照片。仔细一看,原来是泰国曼谷的华人寄回故乡的信,内容是向远方的亲人汇报近况。我注意到信纸抬头印着“建峰茶行”的名字,以及汉字住址和电话。

 我此前去过几次曼谷,也去过唐人街耀华力路,但说起大茶商,只看到过潮州人开办的三马(宝记)。然而,从30多年前就在信纸上留下店铺名称来分析,这家建峰茶行无疑应该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我决定按照信上的地址探访一番。这次探访颇费周折,当我在远离耀华力路的一家西餐厅角落里看到建峰茶行的招牌时,毫不夸张地说,感觉像是发生了奇迹。

 寄信人是西坪民宿老板的亲戚,名叫王文述。信上说:“为了逃避征兵,1936年我从安溪到了曼谷。”还写着,“我被有记茶行雇佣,担任烘焙师。”看来这位王先生在安溪的时候就从事茶业生意了。

 听到有记茶行这个名字,我立即联想到如今在台北大稻埕开店的有记名茶。台北有记即便今天也是拥有烘焙设备的少数知名茶庄。打听这里的历史得知,1890年,第一代掌柜从安溪西坪赴厦门开店。第二代掌柜则是以曼谷为据点,在台北开办了茶叶工厂,在泰国销售台湾茶。

 我先是到曼谷的福建会馆询问,对方说:“请说一下店铺的泰语名字。现在会员注册都用泰语。”这让我明白为何泰国华人如此本地化。无奈之下,我准备查找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有记茶行。走在耀华力路上,我看到台湾茶的字样,原来是一家叫做王有记的茶庄。然而,店员也不了解详情。尽管如此,他还是告诉我,“其实还有一家王有记。”于是我乘三轮摩的嘟嘟车前往。

  好不容易找到,这是一家继承了第二代店铺的曼谷王有记。现在也经营安溪茶,有老主顾前来购买。第四代掌柜是位女性,名叫王若芳,她告诉我,刚才耀华力路上的那家店,是战后从大陆移居到台北的第三代掌柜的一个儿子,回到曼谷之后开设的店铺。所以,至今还延用台北有记的包装卖茶。

 而眼前的这家店是二代掌柜王孝谨从厦门来到曼谷之后,1930年前后(商标注册时间是1934年)创建的。在曼谷的茶庄中也算是老字号了。这里比耀华力路距离王宫更近,福建王有记为何选在这样一个特殊地带开店呢。战后第三代掌柜王炳霖除了经营台湾茶,也出售乌龙茶等。之后由于时局混乱,似乎是去了泰国北部从事制茶业。

 遗憾的是,女掌柜称“店铺到底有没有雇佣写信的王先生做烘焙师,以及建峰茶行的历史不得而知。”建峰茶行到底是怎样一家茶行呢?无奈,我请人帮忙把汉字住址转换成现在的泰国住址,前去探访。那是位于唐人街主街上,比耀华力路更靠里的一座建筑物,然而,大门紧闭,一派无人迹象。

图片说明

  1. 在福建安溪发现的信件
  2. 台北有记名茶保留的炭火烘焙
  3. 曼谷 福建会馆
  4. 曼谷 耀华力路上的王有记
  5. 曼谷 正宗王有记的第四代掌柜王若芳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篇 吉隆坡的老字号茶庄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十篇 吉隆坡的老字号茶庄

从怡保乘坐直达列车,两个半小时可到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实际上,吉隆坡原本和怡保一样,都是因开发煤矿而兴起的城市,之前介绍过的肉骨茶发源地巴生附近就有煤矿。理所当然,吉隆坡也涌入了大批华人,并发展成为大都市。本期,就来看看我在吉隆坡老字号茶庄的收获吧。

吉隆坡的唐人街又名茨广街。听说这里有几家老字号茶庄,我决定一探究竟。在游客熙熙攘攘的街道正中,矗立着被重新装修得很漂亮,却又保留老字号风格的广汇丰茶行。我记得几年前来吉隆坡时也曾到过这里,并在此确认了马来西亚人也在饮用六堡茶。

很遗憾掌柜不在,没能详细了解店铺的历史。不过从其1929年创办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来看,即便在吉隆坡也算得上是最古老的茶庄了。而且,其掌柜如今还是马来西亚茶业公会理事长,就更应该来此拜访了。店员很热情,给我看了公会的会刊,在会员一览表中,我也了解到了其他会员的情况。

会刊中介绍了建源茶行,就在广汇丰附近。这家店位于唐人街尽头,没人提醒还真不容易发现。进到店中,一名华人男子正用英语为从欧洲来的女性茶叶爱好者们进行讲解。我和华人男子身边一位年轻人攀谈起来。他就是这家店铺的第三代掌柜许健川。

许先生说店铺创办于1945年,二战前他爷爷从安溪来到吉隆坡,开始骑着自行车到处卖茶。之后,事业取得成功,除了开零售店,也开始涉及批发行业。创办了进口公司联隆泰,以此加盟了创建于1960年的中国茶进口机构岩溪茶行。据说和香港、新加坡的茶行有很多业务往来。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建源茶行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供给马来西亚国内的茶庄。直到今天,还和许多茶庄保持着联系,只不过数量在逐渐减少。据说,如果不是1990年前后,台湾茶艺进入马来西亚,茶叶销量会更加一落千丈。年轻的第三代茶商们是如何渡过这一困境的呢?

许先生说,在距离唐人街稍远的地方还有一家老字号茶庄,于是我们步行前往。这里弥漫着印度人和阿拉伯人生活的气息。原本华人移居的地方也大多会有印度人街区等,因为大家寻找商贸区的着眼点大致相同。正是这些外国移民构建了城市的雏形。

这家茶行名为高泉发。创建于1931年,是和广汇丰齐名的吉隆坡老字号茶庄。店内空间很宽敞,光线微暗。似乎很少有客人来零买。这里第三代掌柜的妻子黄月华女士出来接待了我们。听她讲,掌柜高先生2018年的时候去世了,享年87岁。现在她和儿子一起掌管这里的生意。

一开始,黄女士可能不清楚我的来路,谈话间略显戒备,但一说起她先生的故乡是安溪大坪,而我曾经详细调查过缅甸大茶商张彩云(安溪大坪人)和其家族的历史后,黄女士相当惊讶,立即打开了话匣子。顺便补充说明一下,直到今天安溪大坪人的姓氏依然以张姓和高姓为主,由此,也可以得出高掌柜是大坪人的线索。据说,台湾以包种茶产地闻名的坪林和生产木栅铁观音的茶农中高姓张姓居多,也是因为都是大坪出身的缘故。

黄女士的祖籍不是福建,她好像是潮州人(或许是客家),当她提到先生的亲戚当年来马来西亚时,曾接受过张彩云的资金援助时,我也同样感到很意外。之后,她又谈到张源美的后代去了南亚,自己几年前和林金泰的后代还有过联系,总之,有关老字号的话题层出不穷,让我感叹茶叶的历史遍地开花。

黄女士还告诉我,以前,高泉发曾有很多日本游客和日本航空公司的人光顾,据说是专门来买中国茶的。“这两年,因为可以直接去中国买茶了,大家就不再来这里了”黄女士寂寥地说。不过,我觉得日本经济衰退,百姓生活不那么富裕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近在马来西亚,“茶是用塑料瓶喝的”“要在饮料亭购买”这种对茶的印象也开始以年轻人为中心扩散开来,老字号茶庄的生存已经到了极其艰难的时代。今天的华人能把祖先费尽周折飘洋过海创办的产业守护下去吗?或者他们有自己的打算,将会开辟出一个崭新天地?此次,我虽然走访了几家马来西亚茶庄,但发现,似乎兼顾马来人和印度人喜好的茶商,生存空间才会更广阔。

图片说明

  1. 广汇丰茶行
  2. 和建源茶行第三代掌柜许健川(右)合影留念
  3. 高泉发茶行的茶叶包装
  4. 和高泉发茶行第三代掌柜的夫人黄女士合影留念
  5. 高泉发出售的红茶粉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九篇 美食之城怡保 经营六堡茶的老字号茶庄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九篇 美食之城怡保 经营六堡茶的老字号茶庄

马来西亚著名美食之城怡保(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位于槟城岛对岸,从巴特沃斯开车2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这里因从19世纪开始,为开发锡矿山而涌入大量潮州、客家、福建华人而闻名。受此影响,直到今天,当地的华人仍占7成左右,致使在马来人为主要人口的马来西亚,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气氛。可以说,这里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很亲切的地方。

然而,即便在怡保,步行走上半天也找不到一家老字号茶庄。听说有“茶咖啡公会”,我忙去探访,但据说最近只剩下咖啡业会员,所以从这里我也没能获取有关茶庄的信息。不过,因为怡保是白咖啡的发源地,我被带到一家海南人开的老咖啡店,还被请吃了白咖啡和咖椰土司。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怡保的美食和咖啡大部分都是海南人制作的,略感惊讶。或许海南鸡饭也是由迁居马来西亚的海南人发明,而并非海南岛原产的吧。

我终于找到了一家老字号茶庄。那就是低调静立在城中的梁瑞生。店里摆放着古旧的茶叶罐,散发着老字号的气息。据说这里一直都主营六堡茶,在当今的马来西亚已经是稀有店铺。到底还是华人众多的怡保啊。第三代掌柜易劲升一边为我冲泡香气浓郁的六堡老茶,一边亲切地和我交谈。梁瑞生原本是他广东鹤山出身的祖父易惠才在1940年创办的。

六堡茶是广东省近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生产的黑茶(后发酵茶)。马来西亚华人长期以来一直都饮用这种茶,给人感觉很特别。在高温潮湿的马来西亚,特别是对煤矿工人而言,补充水分非常重要,所以,据说大家都通过饮用这种茶来防病。

虽然六堡茶有些是从广东直接进口的,但似乎也有不少是经由香港进口到马来西亚的。实际上梁瑞生的六堡茶就来自香港茶商。为了进口中国茶,梁瑞生没有加入1960年成立的岩溪茶行。从前,六堡茶曾经从马来西亚转口到泰国和缅甸,现在几乎只有马来西亚华人饮用了,尤显珍贵和不同寻常。

我咨询了香港出口六堡茶的茶商,他表示:“老实讲,六堡茶是边境茶,属于价格低廉的品种。从前在马来西亚缺少投资、华人贫穷的时代,只能买这种廉价茶。”的确,近年来马来西亚国力增强,随之掀起了饮用价格昂贵的普洱茶的热潮。

只是最近在中国国内,从健康第一的观点出发,人们重新认识了黑茶,六堡茶作为珍贵茶种备受青睐。据易先生讲,“最近,越来越多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人咨询是否有六堡茶老茶出售,我们还曾接受了杂志专访,相关报道也不断增多。”他给我看了刊登介绍六堡茶文章的茶业专刊。其中的内容相当专业详实,让我很惊讶。

我向易先生打探怡保其他老字号茶庄的信息,他告诉我步行可以走到另外一家茶庄。这是一家位于城边的茶庄,名曰瑞珍茶行。然而据说店主不在,很遗憾我没能详细采访。不过,店员允许我拍照,我由此记录下了非常复古的店内风景。店中展示的各种物品,也都极具怀旧感。

这家店的前身是1918年一个叫李礼祺的人在福建安溪开办的李瑞珍茶厂。在马来西亚开店是在1942年的时候,期间李家人因为某种机缘迁居马来西亚。从老包装看,他们在经营铁观音茶等福建茶的同时,也一直在售卖面向马来人的红茶粉。

从装饰在墙上的众多招牌中,我发现了“滕泰茶庄”和“香泰茶庄”这两个名字,让我深感意外。因为这两家茶庄的名字曾经出现在前面提到的设立于1960年的岩溪茶行的会员名单中。原来这两家如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怡保都无人知晓的茶庄到底还是真实存在过的。

而且,它们作为安溪茶业圈的茶庄,一定也和这家瑞珍茶行有某种关联。或许它们曾是瑞珍进口茶叶时专用的公司名称,但很遗憾,这一谜团这次没能解开。我还有一个疑问,在如今依然有很多华人的怡保,为何茶庄正在急速消失?有人认为这和上世纪90年代很多矿山纷纷关闭有关,然而,此次旅行我也只能探究到这里为止。

图片说明

  1. 怡保原产的白咖啡
  2. 怡保城市掠影
  3. 创建了80年的梁瑞生茶庄
  4. 梁瑞生第三代掌柜易劲升(右)
  5. 1942开业的瑞珍茶行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八篇 槟城、亚罗士打的老字号茶庄

【中国与亚洲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第八篇 槟城、亚罗士打的老字号茶庄

槟城最古老的茶庄

    在马来西亚,槟城或许是仅次于吉隆坡的重要城市。所以,我想当然地以为那里居住着许多华人,也总会有茶庄,便没有经任何人引荐独自前往。然而,走在街上竟很难轻易发现卖中国茶的店铺。这该如何是好?凭借以往茶旅的经验,我总结出:“在海外的华人社会中一定有同乡会,且其作用巨大。如果能找到同乡会,就应该能获得一些蛛丝马迹。”

    我从网上搜索槟城的安溪会馆。虽然没有找到,却发现了福建会馆,于是前去探访。福建会馆旁边是宏伟的孙文纪念馆,从中可以得知华人是如何参与孙文领导的反清运动的。

    我到访了福建会馆的办事处,工作人员冷冷地回绝我:“没有关于茶庄的信息。我自己也不喝茶。”这让我很意外。不过,办事处负责人曾先生积极帮我想办法,并告诉我:“说起来倒是有一家老茶庄。只不过从这里走路过去要很长时间。”我花了30分钟走到了他说的老茶庄。

    这家名为老翁茶的茶庄位于非常偏僻的郊外。只看招牌就能得知这里是1929年创建的,昔日的茶商公会名单里没有这家茶庄的名字。一问才知,茶庄原本登记时用的名字是“陈烈盛”,这让我很惊喜。感叹到底还是保留下来了。店中摆放的茶具和茶叶罐都很古朴,令我兴致盎然。

    这家茶庄的经营者很罕见是从广东海丰来的客家人,所以,茶庄信息没有被收入福建会馆的信息网。但因为他们讲闽南话,由此经营的多是安溪茶等中国茶,现在也出售小包装的铁观音等。这里是槟城现存最古老的茶庄。

    陈亚城是这家茶庄的第三代掌柜。其父亲经营茶庄的时代,店里生意很好,20年前,他们搬到了今天所处的郊外。茶庄以前是以槟城为据点,向曼谷等其他东南亚地区出口茶叶,不过,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最近,他们从印尼进口红茶,批发给印度人,经营范围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我还有一个偶遇。福建会馆的曾先生引荐我认识了许多茶艺协会的人。他们通过20世纪初从台湾传到马拉西亚的茶艺,开展活动普及中国茶。在老字号茶庄越来越罕见的今天,茶艺协会的推广活动变得很重要,之后我参观的一些活动,也都体现出主办方希望除华人之外,马来人、印度人也能喜欢上中国茶的良苦用心。

    在茶艺协会庄嘉铭先生的带领下,我拜访了位于槟城的另一家老字号人和茶庄。这家茶庄也远离市中心,相比零售,其主营批发。茶庄创始人是安溪人刘忠义。他从1952年在槟城最大的茶商龙泉(现已停业)工作,一干就是25年。1977年,他开始参与原本由其岳父经营的人和茶庄的业务,岳父引退后继承家业。

    在龙泉工作期间,刘先生负责马来半岛东海岸的业务,由于交通不便,每次前往要花两天时间。客户以马来人居多,所以,主要售卖的是制作奶茶的原料红茶粉,不经营福建茶。我还听说金马仑高原的红茶品牌宝乐茶主要用于出口,很少在国内流通。

    刘先生虽年过80,依然精神矍铄,亲自为我泡茶。据说从前客人们爱饮用六堡茶,现在都是普洱茶之类,喜好不断发生改变。未来,时代到底会需要怎样的茶铺呢,现在还真是很难说。

亚罗士打唯一的茶庄

    从槟城乘渡轮到半岛,再乘列车走1小时就到达了马来西亚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从这里再走1个小时就可以到泰国边境。最近再次出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这里华人很少,可以说是散发着浓郁马来人气息的地方。这里也会有茶庄吗?

    好不容易,我找到了唯一的老字号茶庄——振华茶庄。华人们正在一边用闽南语聊天一边饮茶,一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闯进来,都满脸惊讶。我告诉他们我在寻找老字号茶庄,其中一人站起身来。他就是这里的掌柜李礼诚。

    李先生的原籍也是福建安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随父亲来到马来西亚,好像之前在槟城的荣华茶庄(现已停业)工作过。战后不久就来到亚罗士打开分店。因为当地有很多马来人,所以不卖中国茶,而是以经营红茶粉为主生存了下来。

    可惜李先生也已年过70,如今,这家茶庄已经成为附近华人的集会场所。“这一行后继无人啊!因为不赚钱。”李先生失望地表示。更主要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华人老龄化,他们的子孙不断离开这座城市。虽然这里是当地唯一的茶庄,但我很担心它早晚也会消失。哎,这或许也是大势所趋吧。

图片说明

  1. 槟城 福建会馆的招牌
  2. 槟城 小包装老翁茶
  3. 槟城 和老翁茶茶庄的陈先生合影
  4. 槟城 人和茶庄的刘先生(右)和茶艺协会的庄先生
  5. 亚罗士打 振华茶庄的李先生